干扰素(IFN)家族主要包含I型、II型和III型 共3大 类。其 中I型包括IFN-α、IFN-β、IFN-δ、IFN-ε、IFN-κ、IFN-ω和IFN-τ。II型干扰素仅IFN-γ一种。III型干扰素包括IFN-λ1、IFN-λ2、IFN-γ3和IFN-γ4。作为先天免疫应答的一部分,I型干扰素是由病毒核酸如双链DNA或RNA(dsDNA,dsRNA)和 单 链RNA(ssRNA)、病毒糖蛋白、微生物胞嘧啶磷酸鸟苷(CpG)DNA、DNA损伤和染色体不稳定性诱导迅速合成的。人类IFN-α亚型很多,其中15种具有80%的氨基酸同源性。IFN-α亚型的数量因物种而异,目前已知马有6种亚型、猪有17种亚型、牛有14种亚型以及9种犬亚型。人IFN-α亚型包括:IFN-α1a、IFN-α1b、IFN-α2a、IFN-α2b、IFN-α4a、IFN-α4b、IFN-β2b、IFN-α5、IFN-α6、IFN-α7、IFN-α8、IFN-α10、IFN-α14、IFN-α16、IFN-α17和IFN-α21。尽 管 已 知 的IFN-α受体仅仅存在一种,但每种IFN-α亚型都有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受体与配体的反应差异取决于两者反应的亲和力和持续时间、受体量、信号反馈和细胞内特征的差异。IFN-α反应较强,特别是在所有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情况下。IFN-α信 号 转 导 途 径 已 经 比 较 清 晰。IFNαR包括两个亚基IFNαR1和IFNαR2。IFN-α配体与普遍表达的IFN-αR1结合会引 发 构 象 变 化,从 而 使IFN-αR2和IFNαR1异二聚化。异二聚化导致Janus活化激酶1(JAK1)分别在IFNαR2上和酪 氨 酸 激 酶2(TYK2)在IFNβR1以 及IFNαR1和IFNα2的细胞内结构域交叉磷酸化。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1和2随后通过其Src同源性2(SH2)结构域被募集到IFNαR并被磷酸化。在经典的IFN-α信号通路中,磷酸化STAT1/STAT2异二聚体与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结合形成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其易位到细胞核中与γ激活序列(GAS)或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结合。从而刺激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转录。STAT 2同源二聚体和单体也可以与IRF-9结合形成ISGF3样复合物,该复合物也与ISRE结合以刺激ISG的转录。尽管IFN-α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但它也与其他病理事件有关联。1型干扰素的水平代表了抑制乙型肝炎(HBV)或丙型肝炎(HCV)的护理标准。而且,它与神经精神症状有关,如抑郁、快感缺乏、焦虑和认知障碍。IFN-α在癌症中的作用也是比较复杂。例如,在炎症性乳腺癌症的背景下,IFN-α被上调。尽管IFN-α与细胞衰老和凋亡有关,但一些亚型会通过细胞迁移和耐药性增加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起到间接调节的作用。